首页 热点 资讯 财经 国内 行业 商业 生活 快讯

最新资讯:家长永远骂不醒沉迷游戏的孩子,想让放下手机,要先处理好3件事

来源:爱读书的百合      时间:2025-08-23 10:53:31

让家长最头疼的就是孩子一拿到手机就无法放下,一碰到游戏就停不下来。

虽说管不了就不管,但看着孩子这样放肆,家长很难忍住火气。

但硬碰硬的管,只会起反作用,想让孩子放下手机,家长得先处理好三件事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01

第一件事:弄清孩子沉迷游戏和离不开手机的动机与原因。

很多家长只要看到孩子迷恋手机,就会生气和心塞到停不下来。

觉得孩子真是摆烂透顶了,怎么每天除了玩还是玩,一点上进心都没有。

要是孩子把玩游戏,刷手机的劲用到学习上,成绩早就一飞冲天了。

我曾经也这样想,所以对孩子的电子产品都严厉管控,只要孩子玩的时间稍微长一点,我就开启了说教与批评模式:

每天只想玩,一碰到手机就停不下来,你这么废,难道都不会愧疚?你这样对得起谁?

以为能骂醒孩子,从游戏与手机中挣脱出来,能好好搞学习,不要浪费时间。

可是,这样歇斯底里的管控,对约束孩子使用电子产品不仅没有减少,还引起了孩子的防御与抵抗模式。

让他少玩一会,他偏偏要多玩一会。根本停不下来,还扬言:

不需要你管,我想怎么玩就怎么玩。

因为电子产品争吵了很多次,碎过手机,也摔过东西,但都没解决问题。

后来,就慢慢了解到孩子沉迷游戏和放不下手机,让他很开心,很有成就感,这就是孩子沉迷游戏的正面动机。

02

第二件事:对孩子玩游戏这件事,不要当成洪水猛兽,多去关注孩子的胜任感,满足感与自主感。

曾经我看到孩子玩游戏,拿到手机刷视频,我都会零容忍。

总想去干预,总想去制止和纠正孩子。

说了孩子根本不听,气不过时,也会关掉wifi,抢夺手机,但根本无济于事,只会引起双方更大的冲突。

后来,当我意识到硬管根本管不住时,就换了一种方式跟孩子沟通:

跟孩子聊游戏中的有趣内容与人物,角色和装备;

跟孩子聊玩游戏和电子产品时,有哪些爽点,为什么会吸引他。

聊着聊着,就知道游戏吸引孩子的关键点,是因为玩起来觉得很嗨,玩赢的时候觉得自己特别厉害,会很开心。

这让我意识到,可能是我之前总是对娃很挑剔,管控很严格,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缺乏很多成就感。

所以就会在虚拟世界中,寻找存在感与正向激励。

像孩子在玩游戏赢的时候,是非常兴奋地,输了的时候,又特别蔫,还时不时会怼人。

这让我意识到,玩游戏其实就是孩子释放情绪与寻找价值感的一种途径。

只是家长太容易将游戏与手机视为洪水猛兽,觉得都是手机坑了孩子,让孩子快要废掉。

但真实的原因不止是电子产品的诱惑,还有孩子在现实中没有得到胜任感,满足感,安全感,自主感与成就感。

在现实中太缺乏温情与丰富的体验时,孩子才会在虚拟的世界中寻求满足感。

对电子产品,围追堵截不如从源头来疏通。

03

第三件事:面对沉迷孩子的手机,家长要合理引导,但不要一下来就批评,指责,打压和抢夺手机以及断网等硬碰硬的手段。

很多家长对孩子沉迷手机和游戏这件事,会有很粗暴的反应:

抢手机,断网断电,指责,批评,评判,甚至会摔了手机。

不过父母的这些办法,最多一时有用,但不多久就会引发孩子更放肆的沉迷,甚至到黑白颠倒的程度。

很多孩子最后跟父母激烈对抗,到黑白颠倒的失控程度,大多都是因为在孩子最初玩的时候,一个劲打压与严厉管控。

就像刚开始只是一个小溪流,不仅不去疏通,只想着堵一下,最后堵不住时,就开始决堤了。

想要防止孩子沉迷手机,家长要先后退一步,不要逼孩子那么紧,不要说话那么狠,更不要每天不分昼夜的吵孩子。

慢慢就把孩子吵疲了,也吵得叛逆,情绪变得很差,就会把手机与游戏当成唯一的避风港。

很多时候,孩子一步步陷入游戏的漩涡,是被父母的强硬态度与围追堵截倒逼的,弹性管控。

有话慢慢说,有事慢慢商量,孩子觉得被尊重和不被批评时,才能慢慢觉醒,不把游戏当成唯一精神寄托,才能从沉迷中走出来。

标签: 家长 手机 成就感 批评 处理 父母 游戏

最新文章
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