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点 资讯 财经 国内 行业 商业 生活 快讯

四川新闻联播 | 国家公园建设进行时(上):生态“补妆” 守护最美湿地

来源:四川观察      时间:2023-07-10 08:03:05

视频加载中...

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明确,推动三次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,建设世界最美的高海拔国家公园若尔盖湿地。进入盛夏,若尔盖迎来了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的“黄金施工期”,接下来,去看看当地如何多措并举、高质量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家公园。


(资料图片)

记者 杨威: 这里是白河入黄河口的岸线治理现场,(工程)采用抛石护脚、格宾石笼网护坡的方式,对受侵蚀段、顶冲段等重点区域进行岸线的生态治理和保护。

在6台大型机械的协助下,施工班组将碎石填充固定至钢丝网格内,并沿岸线整齐铺设,形成隔离带,避免堤岸继续受到河水的直接冲刷。

阿坝州若尔盖县水务局江河湖泊管理站站长 足巴甲: 按照十年(一遇)洪水冲刷设计,护岸工程在保护草场透水性的前提下,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。今年我们将完成44公里的岸线治理。

作为黄河上游重要支流,白河、黑河、贾曲河的生态修复是若尔盖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一环。如今,随着护岸工程的推进以及流域内长期实施的土地沙化治理,在绵延千里的河堤上,泥沙不再被卷入河流。通过调取唐克水文站过去三年间对白河含沙量的统计数据发现,一场“沙退水清”的演变正在进行。

黄河水利委员会唐克水文站水文技师 党连学: 治理是非常好的。2021年就是0.574kg/ m³,最大含沙量,去年是0.368 kg/m³,那今年(主汛期前)还没有超过0.2 kg/ m³。

同样让人心生欢喜的变化,还发生在若尔盖广袤的湿地草原中。为攻克湿地草原面积萎缩的难题,牧场内部分原有通车道路被改建为生态拦水坝,用于阻止水源扩散流失。这两天,在建的四号拦水坝迎来了坝体堆砌的收尾工作,即将在丰水期发挥拦水功能。

阿坝州若尔盖县林草局草原站站长 刘海金: 有效提升湿地的水源涵养能力,遏制湿地退化的趋势,通过项目实施,增加湿地蓄水量是146万个立方(米),增加湿地面积达15000亩。

在恢复湿地草原整体面积的同时,若尔盖还创新复绿模式,引入用椰壳纤维制成的椰丝毯,为草原内局部裸露基岩“盖毯子”。因天然地质变化或过往基础设施建设而形成的裸露基岩,具有坡度大、无土壤、无植物覆盖的特点,不仅破坏草原美观,还严重影响生态系统的整体性。

阿坝州若尔盖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 王超: (对裸露基岩)进行削坡,削坡之后,我们就挂上一层网,通过三次的喷播,把营养土和草籽喷附到这个基岩上。(再把)这个椰丝毯盖到草种上,达到防风沙的一个效果,同时又起到了一个保湿保温的作用。

眼下,借助椰丝毯的保护,一粒粒草种萌发出新芽,黄色日益减少、绿色悄然增多。从江河湖泊到湿地草原,国家公园内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治理工作,正科学性、持续性、系统性向纵深推进。

山积而高,泽积而长。“补妆”归来的若尔盖湿地花草繁茂、生机盎然。而筑牢黄河上游生态屏障,推进生态文明、美丽中国建设,更是离不开全民的积极参与。

标签:

最新文章

最新文章